博文吧 > 教师之家 > 教学设计
导航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优秀教学设计

来源:博文吧 2.26W 次

教学设想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优秀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内容分析:本课题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透过化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揭示和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初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了解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实验探究

2、教学思路与设计

在学生学习化学课程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变化实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他们的区别没有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根本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部分,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学科只有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什么是化学,但是怎样研究、利用什么方法研究物质并不清楚。在毫无化学基础、从来没接触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如何正确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是重要环节。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实验第一次亲密接触,怎么进行实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实验探究的学习。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4.教学重难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5.教学设计框架

教学设计流程

一、物质的变化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对最后原子弹的`爆炸进行评述。


观看、了解世界由物质组成且物质在不断的变化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爱国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学习化学的志向。


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3、研碎前后胆矾的溶解,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教师演示实验,实验允许的情况下教师携带实验仪器走进学生,拉近距离,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得出初步结论。


学习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生活中对水沸腾的印象比较,体会观察应更准确和具体。


这是书上的第一批实验,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不够,实验主要由教师完成;同时教师又尽可能多的给了学生近距离观察物质的机会。实验1、2与生活经验联系可拉近学生与实验的距离,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本节最重要的知识由学生总结,记忆深刻。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个性化和开放性思维。


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伴随的一个现象,


[提问]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还伴随那些现象?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了解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进一步说明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仅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教师出示课堂练习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


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物质的性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酒精挥发,铁易生锈在本质上有何不同呢?谁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


分组讨论后小组派代表举出类似的例子。并总结归纳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培养学生合作、思考、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交流和讨论。


教师列举两个性质,由学生判断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为什么?


学生思考判断


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就有关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作一简单介绍(熔点、沸点、密度)


认真听讲


使学生了解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和知识,尽可能的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并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学生观察


并讨论


培养学生思考、概括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交流和讨论。


教师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联系,说明事物的变化是复杂的,对复杂事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学生体会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


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性质 #教学 #物质
相关内容
热门图文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