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吧 > 语文知识 > 说课稿
导航

【实用】说课稿汇总8篇

来源:博文吧 3.14W 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说课稿汇总8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大纲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对学生的人格、心理健康、学习、智力发展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不是非知识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丰富的知识内容。知识点的教学要准确、到位。能力点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在体验的过程中得以培养和发展。德育点要在润物细无声中落实。

二、说教材

《我爱班集体》是第三单元《爱在校园》的第三课。

品社这门课程,要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强调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材呈现的具体内容从班级合影的照片引入的。这个内容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通过生动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是学生从具体的情感体验上升为抽象的理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集体生活的民主、平等、增强集体荣誉感,认识集体生活中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集体生活中的各种规则,维护集体荣誉。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班集体的构成,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

2 .通过学习和活动,逐步引导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知道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

3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在集体中与人合作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游戏,体验、制作班级树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学生利用回顾、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完成课堂学习内容,在对学生进行热爱集体教育的同时,树立集体主人翁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活动准备上,我准备了各色彩纸,让学生搜集自己班集体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故事等。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明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感受自己是集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心集体、愿意为集体出力,能够做到对集体负责。

五、说教法和学法

按照教材所呈现的思路,联系学生实际和班级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通过回忆班级曾经举行过的集体活动,激发集体荣誉感,明白集体荣誉的取得必须依靠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教学中力求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丰富教材,通过其真实感受引起心灵的碰撞,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六、说教学过程

以制作彩色拉环的游戏活动导入,目的在于感受集体成员对集体的重要性,明确班集体的构成。 然后通过老师创设的情境,学生回忆两年来参加过的集体活,动讲述集体生活、集体活动的快乐。张贴“光荣花”,体会在集体生活中获得的不同的收获。第三部分,通过贴班级荣誉果,总结所获得的荣誉,回忆同学们共同努力的过程,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对集体的热爱,增强集体荣誉感明白班级荣誉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个同学的努力。第四部分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与集体的关系。思考自己能够为班级做的事情。通过制作承诺树叶的活动,将为班级服务的想法、承诺,落到实处。 引导学生关心集体、愿意为集体出力,能够做到对集体负责。 第五部分,总结全课,升华主题。师生共同规划班级美好的明天。

六、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专家、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流动的画》。它是一首充满了款款深情,又蕴藏着浓浓童趣的小诗。诗中,“我”坐在车窗边观赏祖国大地,美丽的“画”是流动的,“我”的情感也随之灵动!——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流动的画,热爱祖国。诗歌文质兼美,语言形象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很适合儿童欣赏和朗读。

我从三个方面来向大家汇报: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过程。

一、教学理念

根据教材的特点,其字里行间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审美资源。因此,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我把引导学生审美作为重点,把这节语文课上成一堂美的欣赏课。“让诗教永驻语文课堂”,这就是我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我的想法是:

1、落实“读”——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

2、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为学生创设一个“书声琅琅”的课堂氛围,让他们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丰富情感,陶冶情操。

二、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置教学目标:

1、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读通、读顺、读美课文,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感悟到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培养语感。

3、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祖国的美好河山。

●教学重点

通过落实“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美”。

●教学方法

我主要采用“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整堂课中,力求做到:

课件显示:过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参与;

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

疑难——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探究;

朗读——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评价;

诗歌——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感悟。)

三、教学过程

1、读出诗歌的形,披文入境发现美(课件显示)

“读出形”即让学生通过读,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描绘的形象,发现诗歌的美。这个环节通过3步来实施:●“猜谜激趣,读题质疑”;●“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观画说景,感自然美”。

上课一开始,我用了一首优美的关于“画”的谜语诗。(课件演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样,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水到渠成地引入新课学习、探究。

接着,让学生通过三次自读(课件显示:一读,自主解决课题质疑;二读,自主合作学习生字;三读,合作探究新的质疑),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

利用课件“活化”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课件演示:车窗外不断变换的美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再结合诗歌中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在头脑中唤起诗歌描绘的形象,读出诗歌的“形”。

这个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初步读懂诗歌。

2、读出诗歌的情,情理交融欣赏美

“读出情”即引导学生读出语言蕴涵的情感,由发现美进而到欣赏美,提高了审美的层次。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突破口,让学生主动走向教材。

●首先,让学生“尽情品读,赏自然美”。即引导学生品读诗歌中写景的六个句子。(课件演示)通过对比读、指名读、评价读、挑战读、示范读、配乐读等方式,(课件出示:品读:对比读、自主读、指名读、评价读、挑战读、示范读、配乐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揣摩语言,欣赏景物,获得美的享受。

●紧接着,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内化文本,说自然美”。我是这样设计的:小朋友,猜猜看,流动的画中还会有什么美景?二年级学生的生活感受毕竟有限,我用课件出示田野、果园图,(课件出示:田野、果园图)指导他们模仿课文的句子进行描绘,让“大家都来说流动的画”。为学生创设说话的情境,进行口语训练。

●“略读课文,悟人文美”。通过“三读三说”学习诗歌的第二小节,(出示课件:三读三说——自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分角色读,说说没读懂什么;集体读,说自己的感想。)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感悟到诗歌中蕴藏的人文美,懂得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此时,学生的理解已经层层深入,能明确地领悟到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蕴美了。

3、读出诗歌的神,导之以行创造美

这个环节里,我再次借助多媒体,通过两个方面和学生一起来感受、学习,引导学生读出语言包含的精髓和言外之意,达到审美的更高境界。

●“广泛阅读,拓展知识”。(出示课件:模拟网站)我试着让学生自主上网,广泛阅读课外资料,更多地了解祖国的壮美山河。通过泛读拓展,“读出神”。

●“感官阅读,延伸情感”。让学生通过课件“饱览祖国美丽河山”,(课件演示:一张中国地图,图上演示从长沙出发的铁轨图,链接著名风景点的美景)又一次让学生从感官上来“阅读“祖国的画,延伸情感。从课内知识自然地拓展到课外生活,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祖国的爱,来创造美!

在迷人的风景中,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戛然而止,“课已尽而意无穷”。

总之,本课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自主完成对诗歌的探究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力求在诗歌的教学上有所创新,“让诗教永驻语文课堂”!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恳请领导、专家批评指导。谢谢!

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诗与词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并背诵、默写本课诗词。

2.学会本课生字,能借助注释理解诗词的意思。

3.感受诗词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词的意思,感受诗词中描绘的意境。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辛弃疾、杨万里的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一、交流课前资料,区别诗词异同

1.简介作者及黄沙岭。同学互相补充。

2.讨论题意及表达方式。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诗词,他们的作者所处的朝代都在宋代。一首是词,一首是诗。什么是词?(它是诗的别体,最初是配乐唱的,有长短句之分,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

(2)你从课题上了解到什么?(夜,点明时间;行,点明事情;黄沙,点明地点。)

(3)用自己的话说出题意。(夜间行进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要求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练读。

(3)指名读,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重点指导朗读: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见”同“现”,抓住“见”相机理解“茅店”“社林”“溪桥”从而感知词句意思,还可引导按我们现在的说话顺序来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句意

1.再读读课文,感受夜的美妙,夜行的惊喜。你们会越来越喜欢这首词,会用诗人般的眼光感受到这夜晚的美妙,而且也会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这夜行的乐趣。

2.学生学习,师了解情况。

3.交流学习情况。

(1)交流学习上阙。

师:你最喜欢哪句词?根据学生发言介绍。

①指导朗读,体会这夜晚的静、奇、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月光十分明亮,鹊儿被惊醒了,从树枝上飞起,引起树枝摇曳;半夜了,清风吹拂,传来声声蝉鸣。

②指名感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创设情景体会喜悦。“蛙声”是怎样的?作者通过嗅觉、听觉来加以描写。

师:好一支欢快的丰收交响曲,好一个热烈的丰收庆祝会,此时,它们在说着什么?闻着沁人心脾的稻花香,听着此起彼伏的蛙鸣,你的心情怎样?

指导朗读该句。

③小结,过渡到下阕。皎皎明月,徐徐清风,鹊飞枝摇,蝉叫声声,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这个夜晚真美妙呀,我们都沉醉在其中了。(齐读上阕)

(2)交流学习下阙。

①指导欣赏,体会意境。

不知不觉,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遥远的天边闪烁着七八颗星星,黄沙岭下起了阵雨。)

伴随着两三点雨滴,可能还会出现——(耀眼的闪电,隐隐的雷声)引导学生读出这样的意境。

②指导朗读,了解心境。

此时,他迫切需要的是——能躲雨的地方。

理解“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中表现出的惊喜。

四、总结全文

1.小结:读到这里,你感觉这个夜晚是——生机勃勃、丰收在望。

这次夜行充满了——喜悦、乐趣、惊喜。

2.齐读这首词。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揭示题目,复习学习方法

1.以往学习古诗采用的是哪种学习方法?(学生回顾:采用的是三步学习法——一知诗句,二抓字义,三入诗境。)

2.继续采用这种学习方法来学习古诗。

本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板书作者名)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大意

1.初读。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指名朗读,指导正音:“净”“竟”“映”这三个字都是后鼻音;“寺”是平舌音)

(2)指名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注意断句。(指导学生自读自悟,怎样断句好。)

2.理解诗句意思。

(1)读了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把自己从诗中读懂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

(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毕竟、四时、接天、无穷、别样等词语)

(3)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吗?先和同桌练一练。再指名说。

三、联系实际,展开想象

1.联系生活中的荷花,回忆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杨万里所见的是西湖六月的荷塘,当时的景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欣赏这首诗的朗诵,走进那个夏天,陪着杨万里的好友林子方走出净慈寺到西湖边去走一走,看一看。

2.让学生静静地听范读,静静地想象。

3.你看到当时的景象了吗?说一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是怎样的“碧”和怎样的“红”。“无穷碧”:不仅指荷塘一望无际,一片片圆圆的荷叶挨挨挤挤,像给西湖铺上了一层绿地毯,还指荷叶的“绿”富有变化,嫩绿、浅绿、草绿、碧绿、深绿、浓绿……绿得充满生机。“别样红”指在朝阳的照耀下,荷花格外红艳,红得透明,红得鲜亮,红得耀眼。)

4.小结:这“无穷的碧”和“别样的红”,给作者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诗人一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5.让我们再来美美地吟诵一番,把这一幕刻入我们的脑海里。

6.配乐诗朗诵,指导熟读背诵。

四、课外拓展

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夏季的景象有着不同的特色,关于夏季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课后题)

老师也给同学们推荐几句:

1.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

2.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陆游)

3.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白居易)

选择你喜欢的背一背。

五、归纳总结

学了诗词两首,本课的词与诗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异同呢?(都是写夏季的自然风光,不同点在于一首是词的形式,一首是诗的形式。)

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图文并茂》,我主要从教材、说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步骤以及内容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

《图文并茂》这一课选自河北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三、四年制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一册,本课围绕WPS20xx这个主题展开的,《图文并茂》的学习是为了使文章变得更加漂亮、美观,为文字排版及小报的制作做好准备,其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分析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①认知目标

A、了解WPS20xx中插入图片的各种方法;

B、学习调整图片、编辑图片的方法;

C、了解图文混排的各种效果;

D、了解文件图像格式及其来源;

E、会使用屏幕截图的方法得到图像的文件。

②能力目标

A、通过学习WPS20xx中插入图片的一种方法,练习其他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及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

B、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能力;

③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

B、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陶治情操;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插入图片

难点:图片的调整、编辑

二、说教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情境创设法、游戏法等。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该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为此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授课时教师布置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任务,不强调达到目的方式、方法,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探究风格和方法,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灵感:塑造有创意的作品,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本课中创设了孙悟空要与猪八戒进行比赛这一情境(创设情境法),围绕这个故事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自己动手(任务驱动法),以任务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三、说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四、说教学过程

在课堂导入、新课讲授及终结阶段的教学中,我力求发挥学生自我发现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启发、引导作为教学的责任。

l、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时能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能否让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往往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新课开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话说唐僧师徒四人上西天取经,这一天,八戒想利用前几天学会的WPS20xx中学会的文字输入、编辑文字、文字的修饰这三大绝招来与孙悟空进行比赛,此次的比赛项目是在WPS20xx中图文并茂。

这次孙悟空无论把什么法宝都使上,就是变不出美丽的图片,这样漂亮文章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带着好奇心,去探索新知识。这是教师讲解:这样既有图片又有文字的美丽文章我们称它为图文并茂,下面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这神奇的一招吧!不到几分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部被调动起来了,新知识的学习成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这节课有了良好的开端。

2、布置任务,逐个突破重难点;

任务1:自己动手试—试,如何插入图片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意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在学生碰到问题以后再来解决,尽量让学生讲解,教师加以点拨和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因为这部分是新授部分,所以教师首先做一个示范,然后,请同学们去重复做一个插入不同的图片过程,这时候教师可以请能够完成的学生介绍方法并演示,然后点拨小结插入图片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打开WPS20xx,单击“插入”菜单栏的“图像”菜单;

第二步:在对话框中,点击“搜索”下拉列表框右边的小三角;

第三步:在列表框内选中需要的文件名;

第四步:单击“打开”按钮。

任务2:孙悟空的烦恼

这一环节从学生都熟悉和喜爱的卡通人物孙悟空入手,激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探索图片的大小、图片的位置、图片的复制、删除等,并使学生能够认识到除了老师教的以外还可以进行图文混排。

现在孙悟空虽然已经会插入图片了,但是他还遇到了不少困难。

A、孙悟空觉得插入图片的速度不够快,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不知同学们可不可以帮帮他?

此时学生可以自由交流发言,并尝试操作,这时教师可以提示:在插入图片后会出现工具栏(或通过“视图”菜单栏中的“工具栏”菜单,将“图片”一栏选中)它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试试看自己探索出一种方法。教师:谁能勇敢地说一说,你是怎么帮助孙悟空的?你能不能给同学们演示一下?学生回答并演示操作步骤。操作步骤为:单击“插入图片”按钮,会弹出“插入图片”对话框,选中要插入的图片,单击打开。

教师:你们都和他一样吗?好,现在请你们看看孙司空的第二个烦恼是什么?

B、孙悟空的第二个烦恼:除了插入图片外,我们还可以对图片进行怎样的修改呢?提示:可以改变图片大小、图片的移动、复制、删除。那么就让我们来具体做一下,好吗?

接下来我布置了多个小任务:

a、孙悟空想改变一下图片的大小,但他不知该怎么改,不知同学们可不可以帮帮他?

b、孙悟空想把图片挪个位置,但他不知该怎么变,不知同学们可不可以帮帮他?

c、孙悟空想将图片复制一个,但他不知该怎么变,不知小朋友可不可以帮帮他?

d、孙悟空还想多学点本领,同学们你们能告诉他图片怎样删除吗?

C、孙悟空在运用前面插入图片的方法中,发现了插入图片使原来整齐的文字发生了变化,而且,插入的图片一般不会恰好被放在理想的位置,有什么办法能让图像和文字重新排列整齐呢?在WPS20xx中提供了图文混排的功能,它能调整图片与文字的相对位置。你们来动手试一试。提示:选中图片-“对象”菜单栏-绕排方式。由学生自己动手做,自己感受一下文字和图片的位置变化。

同学经过讨论,摸索,学生当小老师的多种方法,发现了可以改变图片大小,可以改变图片的位置,可以对图片进行复制、删除、混排等等,甚至有的同学发现了图片的处理和文字的处理某些地上是一样的(如移动、复制、删除),有的同学还发现了设置底图的方法。

在这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实践,解决了问题,不断获得了成功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学习的良性循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觉得这不是教师在强迫他们学,而是让他们置身于轻松、快乐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学到知识。

任务3:巩固练习

孙悟空:看来大家实在是太聪明了,我的烦恼都解决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比比,看看谁的本领高,比赛的题目对我们课本中第三课的《》进行输入并图文混排,看看谁做的最好看。比赛规则如下:

①、以组为单位,进行图文混排比赛,组内同学可以互相帮助,用插入图片的形式来表现;

②、每组的图片位置、大小等,要各不相同;

③、以哪一组最漂亮为胜;

在这一环节中,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以前对文字处理不太感兴趣的同学也能加入到这热烈的课堂气氛中,通过协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并认识在集体中互相协作,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重要性,同时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而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游戏的形式,使孩子们的兴奋点又激起高潮,在不知不觉中知识得到巩固。

3、课堂小结

①、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哪些本事?(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②、教师帮助学生疏理知识,归纳总结;

③、德育渗透,同学们刚才大家的表观都不错,特别是第几组的同学们获得了图文混排的冠军,因为他们互相协作,团结一气,这样才取得了胜利,希望今后大家在学习或生活中要互相帮助,团结同学。最后我再说一句,在WPS20xx中支持的图片格式很多有bmppcx gajpggif if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书中的介绍。

五、结束语

总之,本节课“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程内容切合学生兴趣点,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参与性强,为共同的任务积极协作,整节课充满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有错误的地方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少年闰土》是一篇精读课文,它在本单元中训练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通过对文中优美的、含义深刻的语句多朗读、多体会,悟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用舒缓、深情的语言,采用倒叙的方法,一开始就把所要介绍的人物介绍出来,然后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特点,逐步回忆,依次叙述,一步一步地刻画了一个经验丰富、聪明能干、机智勇敢、健康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本课在写作上有三个特点:

(1)采用倒叙的手法:

(2)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较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3)通过人物的外貌及言行来反映人物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及其理论依据

本篇课文是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联系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健康可爱、经验丰富的农家少年,感受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教学重点

1、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2、继续进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训练。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并结合本单元的重点,确定如下的教学方法:我的教学思路是快速阅读课文,理出脉络,总体感知人物的个性特点和事件;接着深入学习有关段落,体味少年闰土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设计,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学习目的明确了,学生的主动性就被调动出来了。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朗读方式来学习,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讲读密切结合,学生深深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闰土的喜爱之情,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在第一课时学生已认识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因此,我一开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复习与回顾课文内容中导入新课。我一边出示挂图一边介绍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我这样处理,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述的特定的情境当中,从而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愿望,从而加深了对闰土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重研读,创教学新路,

教学伊始,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初识闰士,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开放的问题,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激起了学生读文的兴趣和自信。在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后通过交流,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感知教学内容,少年闰土的形象就在他们的脑海中凸现出来。我在对重点词句的研读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特点,寻找最能体现性格特点的地方,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把学生真正当做了课堂上的主人。

(三)研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重点拨亮学生思维过程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合作能探讨出一些问题。但也有他们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这就需要老师在关键带他们探究,这样课堂就不流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对字、词、句、段的学习也落到了实处。学习了四件稀奇事后,学生对闰土的人物特点有了比较鲜明的印象,但对“我”与闰土之间的感情却没有深入的体会。

在教学突破难点时,对“啊,闰土的心早有无究无尽的稀奇的.....高墙上的四角天空"这句话的理解,需要点拨,在教学这种难点句子时,我在学生充分地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1、无穷无尽的希奇事指哪些?2、“我"往常的朋友指谁?3、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指什么?为此,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别带着赞美、钦佩、向往的感情反复读中心句,读中悟情,强化重点训练,营造情感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感与“我”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课将尽而情真浓”的境界。

(四)课后拓展

我建议孩子们课外好好地去读一读鲁迅写的《故乡》原文。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来体会长大后的“我”和闰土的内心活动,然后同学之间交流中年闰土是怎样一个人。将课内的学习方法用于课外的阅读实践当中,达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五、总结

总之,我在体现新课标精神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积极的、努力的尝试。当然,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如何在开放性课堂学习活动中,真正让全体学生都能各有所获,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发展;在语文积累,有感情朗读指导,教学环节过渡等方面也还需要改进。为了让学生得到发展,我会在今后的课堂中继续探索。

说课稿 篇6

各位老师,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学校欢迎大家光临我校一起探讨拼音教学。今天能有这样一个机会,给大家提供一节探讨课例,实实在在很感谢学区领导以及我们学校的领导的支持。我衷心希望在场的给老师能给予我教学上真诚的帮助。

下面我将我整个教学设计做如下说明:

jqx是北师大语文一年级上册第9单元的一课。本课首先安排学习14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要读准他们的发音,认清他们的字形,观察14个声母在拼音格的位置。继续学习拼读音节,本课开始学习三拼音节是教学难点之一。j q x与ü的相拼规则是难点之二。关于这两个教学难点,我把他们分散在两节课分别进行突破。j q x与ü的相拼规则与学习j q x为第一课时。j q x的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为第二课时。

根据课标和学生的认知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二个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 jqX,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掌握音形结合的学习方法。

2.能够正确拼读jqX与i、ü组成的音节,初步了解jqX与ü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生写的规则。

 一、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智力身体都处在发展的时期,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到较长时间,一旦外界有什么情况,它们的注意力会很快转移。所以,如何运用方法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拼音的兴趣,将是该阶段教学的重难点。再者,由于思维的发展不完全,所以具体形象思维仍主导着此阶段孩子的意志。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的任务:能读准声母、韵

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的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再加上现阶段的学生实际:注意力不集中,以抽象思维为主,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 jqX,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掌握音形结合的学习方法。

2、能够正确拼读jqX与ü组成的音节,初步了解jqX与ü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生写的规则。

教学重难点:

1.jqX的正确发音、认形、书写。

2.jqX与单韵母ü的拼读规则及拼读练习。

三、说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优化。为了体现情感、态度、价值三维目标的统一,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我将在各个教学环节贯穿情景教学法。教学本课时,我将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及做游戏等多种途径,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的知识。

四、说学法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本课中,为了实现拼音教学的目的,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方法:

(一)观察法

本课配有多幅插图,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发现图与字母之间的联系,以达到认读记忆音和形的目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法

根据新课程理论标准,在学习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于是,在本课的教学环节中,我还将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学习。

 五、说教学程序

接下来我将说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安排了以下七个环节:创设情境,复习导入—观察图画,正确发音—联系生活,记忆书写—拼读练习,掌握规律—拓展巩固,结束课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是催化剂,它能感化学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借助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在童真,童趣中教师与学生心灵融合,注重情感的渗透。通过情境的营造,视听感观的感受以达到学生心灵与学习内容相结合的境界。

(二)观察图画,正确发音

低段的拼音教学,应该图文、形、音三者结合记忆,所以我设计母鸡捉蝴蝶的画面,引导孩子说说画上画了什么,j的名字可能是什么,然后教给他们发音的要诀,并进行随堂练习,以巩固发音。接着,出现五彩气球的画面,根据学生年龄小,好动、爱表现的特点,让孩子自己当小老师,我只做提醒、正音。最后,孩子们看到甜甜的西瓜,由此过渡到教授“x”的发音。

然后,为了使教学充满乐趣,我还以智慧奶奶的口吻将发音秘诀用有趣的儿歌连接起来:一只母鸡jjj;五彩气球qqq,甜甜西瓜xxx。

在此环节中,找朋友、开火车、比一比等多种方法被我运用其中,力求使好动的孩子能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j、q、x的发音。

(三)联系生活,记忆书写

字母的书写对于6、7岁的孩子来说,是枯燥无味的,所以,我通过画画、开火车、小组合作、多媒体课件等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我是这样操作的:首先,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想想今天的新朋友像什么东西,让学生自己找出j、q、x的形状特点,然后,分别播放j、q、x的书写flash动画,让学生能直观的了解j、q、x在四线三格中的书写规律。为了加强印象,我会于黑板上再次强调它们书写应该注意的地方。接着,让孩子随堂练习,在书本上描一个,在作业本上写两个。同时,请两位学生近距离观察新朋友,在黑板上书写,以发现

孩子们的书写错误。

我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新课标建议汉语拼音教学应该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游戏和活动为主。我以动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观察视线,让他们将“新朋友”端端正正的写在四线三格里,同时适当引入奖励机制,让学生能以积极进取态度学会j、q、x的书写。

(四)拼读练习,掌握规律

继续创设情景,教学jqX与i和ü相拼。Jqx被我们找到了,我们要把他们送回拼音王国,路上碰见了两个朋友——小i和小ü。他们也很想去拼音王国。于是自然引出jqx与i和ü的拼读教学。jqx与i相拼不是教学难点。根据孩子们在前期的拼读学中对两拼节的拼读已经比较熟悉了。这节课主要采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激发孩子拼读愿望。比如开小火车,当小老师,男女生赛读等形式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而jqx与ü的拼读规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难就难在ü见到jqx必须要去掉两点,而去掉两点后仍然是ü。如果非要给学生讲清为什么要ü见到jqx必须要去掉两点的科学知识,势必会简单问题复杂化,越讲越讲不清。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继续设计了三个情景,(1)继续介绍小“ü”是个特别有礼貌的朋友,孩子们就会好奇老师为什么说小“ü”特别有礼貌呢?接着出示情境图,让孩子们观察小“ü”见到jqx时的变化。顺势给出答案,背诵儿歌: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就脱帽。

(五)拓展巩固,结束课程

在课文的最后教学环节,为了巩固今天所学,也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设计了一个添果子的游戏: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大树上都结满了各种各样的果子,可是老师的大树上却什么也没有,于是提议大家给大叔添苹果(出示大苹果)添果子,但这果子不是随便添的,必须正确读出或拼读出果子上的字母、音节,果子才能被添到大树上。然后让孩子们认读拼过上的音节,将苹果贴到大树上,读读。这样既检验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又能吸引小孩子的兴趣。

说板书设计

为了辅助教学,我为此篇课文设计了以下板书: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此板不但将j、q、x的书写清晰的再现了出来,清晰明了,而且运用简笔画,美观大方。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书中把两部分内容编排在一起。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加法交换律,然后在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迁移过来。让孩子们大胆猜想,进而验证,得出乘法交换律。

2、加法、乘法交换律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本单元所学习的几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因此,这些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而加法、乘法交换律又是这数学大厦基石中的基石。

加法、乘法交换律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都有过浅显的认知基础,只是没有明确的概括,本节课的教学很大程度上是要将学生以前比较零散的感性认识经过整理、明晰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但是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难点,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从研究确定的数到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比较抽象,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再有,学习方法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不要简单地让孩子们学习运算定律,而是重在渗透给他们去猜想、验证并得出结论的数学研究的方法。

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更多的想的是,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验证,经历得出结论的过程。自然地经历由用数到用字母表示的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理解、感悟、体验中感受字母表示的优越性,从而为后面的其他运算定律的教学,以及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有了上面的思考,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乘法交换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3)经历加法交换律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4)渗透给学生用“举例验证法”来验证规律存在的真实性数学学习方法。

4、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交换律。

5、教学难点:会用个性化的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乘法交换律。能根据加法运算定律展开猜想,并能进行举例验证。

二、说设计意图

设计本节课时,我一直在思考:教师怎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总结规律?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会,只是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表达。知识点本身的学习并不应“浓墨重彩”去渲染,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应该关注“是什么”和“怎样做”,还应该引导学生去猜想、去探究“为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才能够凸显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一学科特色。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给学生一个问题模式,让学生“知道怎样思维”,让学生感悟一些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的基本思想是:

一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和归纳出运算定律。

二是重视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定律的发现过程,大致应该经过以下几步: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得到规律。

三是给学生提供机会经历“具体事物——学生个性化的符号表示——学会数学地表示”这一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

三、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分三部分教学。

(一) 复习引入,得出加法交换律。

(二) 知识迁移,得出乘法交换律。

我以为,教学运算律主要让学生经历不完全归纳的过程,只注意让学生举出实例进行验证,而忽视了能否找到反例的问题。对于不完全归纳法来说,举出的正例越多,则意味着结论的可靠性越大;但若发现了一个反例,则可推翻结论。因此,我预设了“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举了这么多例子,有没有不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这个问题,学生通过无法找到反例,加深了对结论可靠性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数学结论,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获得数学结论的思想方法和体悟到科学研究方法的严谨性。

(三) 巩固练习,深入理解交换律。

四、类比拓展

从个别特例中形成猜想,并举例验证,是一种获取结论的方法。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形成新的结论。

猜想一:减法中,交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猜想二:乘法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猜想三:除法中,交换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商不变?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用合适的方法试着验证。使学生经历“形成猜想、举例验证”的完整、真实的过程,感悟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说课稿 篇8

同学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篮球原地运球,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本节课。

第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科学健身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快乐学习。

第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中学《体育与健康》内容中基础模块中的组成部分,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学习内容之一,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原地运球技术,原地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运球技术,是学习其他高级运球技术的基础,为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

教材要点:五指自然张开,压迫球的顶部,运用手掌将球向下压的动作(不可用“拍”的方式操作)。运球时,眼晴要正视前方,不可看着球。根据教材安排,体现本教材强调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不过于强调技术的规范性和完整性的要求,本课时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原地运球动作方法,并能完成相应的原地各种运球的基本动作技能。

第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可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篮球运球的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练习,努力使95%以上的学生全力投入篮球运球的项目活动中。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鉴赏能力及发展学生自学、自练、自控、自调、自评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体验成功感。

第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基本运球技术动作

难点:变换运球时手对球控制能力

第五,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为初中学生,虽然存在差异,但这些学生对篮球项目都有着一定兴趣或希望自己在篮球运动中有所发展,同时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自学能力。因此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第六,教法和学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第七,教学过程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可将本课教学分为引入情境阶段、激发动机阶段、技能学习阶段、总结整理阶段。

(一)引起注意阶段: (4分钟)

1课堂常规 ,包括正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等,使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2向学生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二)激发兴趣阶段: 热身阶段 (2分钟) 绕篮球场慢跑2圈。

关节活动:1、头部运动 4*8拍 2、肩部拉伸 4*8拍

3、手腕、踝关节运动4*8拍

(三)新授知识阶段: (20分钟)

1、原地运球

2、指出重点与难点。

1、教师讲解、示范各种运球技术动作及注意点。 2、学生分组结合球做有球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学生代表做正确示范 5、查看课堂反馈意见

6、如有反馈意见及时召集学生作进一步讲解并继续分组练习 7、安排各组进行展示并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导

(四).兴趣提高部分:分组展示 (10分钟)

小组长牵头,选择适合本小组的运球技术作小组集体展示,要突出有新意

目的:同学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去,让学生在游戏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技术,体验篮球带来的乐趣,放松心情。

(五).恢复调整阶段 (4分钟)

1、边做好放松练习,边总结本课的教学效果。 2、宣布下次课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3、安排归还器材。

第八,场地器材:

室外篮球场2片,篮球40个。

第九,预计教学效果

练习密度预计:35 % 运动量预测:平均心率110次左右,最高175次左右。 学生对篮球本身兴趣比较大,因此学生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参与程度高,课堂气氛活跃,能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达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汇总 #说课稿
相关内容
热门图文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